在航天基地这片教育沃土上,“双减”扎扎实实地落实在学生全面发展的每一节课堂教学、每一天课后服务、每一次作业创新中……如何发挥好学校育人主阵地的作用,完成“减负”与“增效”这一时代答卷,我们走进航天教育“双减”进行时。
一、精益求精 课堂教学有深度
航天基地高质量推进“三个课堂”建设,以教研改革为突破口,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全面落实新课标、新教材理念,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将学科融合作为素质教育的发力点,通过“三聚焦三构建”,积极探索实施具有航天特色的重思维、重目标、重过程、重评价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是聚焦高效,构建优质课堂。启动“‘三个课堂’协同育人,名校名师赋能‘双减’”区域研修活动,围绕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落实展开研修交流,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线上云教研活动已累计观看5.2万人次。
二是聚焦创新,构建特色课程。积极打破学科壁垒,构建融合式、探究式、项目式创新课程,各学校在实践中设计出“承·新”“1+N”飞天课程、“星光美课堂”“思晓好课堂”等一大批课程新模式。
三是聚焦多元,构建评价体系。以教育部《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为指导,结合区域特色,凝结出航天色彩浓厚的“红领巾争章”“思晓好少年”等多个立体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以人为本课后服务有温度
航天基地各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坚持自愿选择、科学规范的原则,为义务教育学校和有需求的学生提供课后延时托管服务,实现与家长接送时间的“无缝”对接。目前,航天基地课后服务参与师生占比达95%,开展学校占比100%,已实现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和有需求学生课后服务的“两个全覆盖”。
一方面,做实做细课后服务工作。航天基地课后服务工作为“作业辅导+特色课程”的模式,服务内容涵盖了学业辅导课程、素质教育课程等方面,为学生量身定制“一校一案”特色课程。各学校提供体育、艺术、科技、人文等多种兴趣小组供学生自主选择,利用功能部室、特色场馆开设武术、绘画、篮球、乐器、舞蹈、扎染等各种丰富多彩的社团,还创设学科竞赛课程、体艺特长生课程、科技创新课程等,满足不同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另一方面,不断优化课后服务体系。实施课后服务校本走班课程,学校制定选修素质套餐,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在课后服务校本选修素质套餐中自由选择,并以年级为单位,有组织、有计划采取学生走班的形式,实施课后服务校本选修教育,拓宽育人空间,让课后服务更有温度和特色。同时,在全区范围内相继开展了“航星杯”中小学运动会、“中小学艺术展演”、小学生童趣劳动技能大赛、“翰墨浓情书画大赛”等课后服务成果展演系列活动,进一步助推学生素养提升。
三、高效规范 作业管理有制度
航天基地教育局以“减负增效”为核心,按照作业管理“压总量、控时间、调结构、提质量”总体要求,将作业管理工作纳入学校考核评价体系,引导教师加强对作业设计的专项教研。同时,由“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四不两直”督导,实现作业管理督导全覆盖、全通报。
各中小学从精心做好作业设计出发,提高教与练的效率,让作业改革融入教学工作每个环节。学校全面统筹作业管理,深挖教材优化各学科作业设计,从质量、形式两方面入手,全力做到减量提质。教师关注学情差异,合理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设置作业超市、差异化作业等,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这样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实现自身成长最大化。
四、协调推进 “双减”落地有力度
航天基地充分发挥“双减”工作协调机制作用,优化部门联动工作机制,不断巩固“双减”工作成效。实现辖区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全部压减,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全面分类管理。辖区持续对学科类隐形变异违规培训保持高压态势,累计查处隐形变异违规机构28家;扎实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户外广告治理,拆除广告牌40余块;通过张贴海报、发布告家长一封信等方式不断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引导校外培训机构依法依规办学,引导社会广泛参与监督。
学校是教育的中心,更是学习真正发生的地方。“双减”让教育回归学校,让学生学习回归学校。航天基地推动“双减”政策落地,将本属于孩子探索求知、健康成长的时间还给孩子,让教育自然而然地发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