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4日上午,北信学院在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旧址博物馆举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北信学院校长叶曲炜、西安市高陵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朱永贤及北信师生代表40余人参加了揭牌仪式。

西安市高陵区文体广电旅游局文物科副科长曹蓓婷,向同学们介绍了西北人民革命大学的相关历史事件。她表示“铭记过去,传承历史,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希望今后可以跟北信学院共同开展多元化的文化交流活动,开阔学生的眼界,让更多的北信人走进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旧址博物馆。”

北信学院校长叶曲炜与西安市高陵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朱永贤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

北信学院校长叶曲炜在发言中讲到:“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我校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一项重要举措,将我校周边革命老区、革命圣地逐步创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开展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对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维护我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团结和鼓舞全校师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揭牌仪式结束后,馆校双方在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旧址博物馆门前进行了合影。随后,馆方讲解员带领北信师生们参观了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旧址博物馆。


今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仪式的顺利举行,意味着北信学院将与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旧址博物馆开展更加多方位的合作。这不仅为今后北信学院开展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开拓了新的方向,更是对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维护我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团结和鼓舞全校师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西北人民革命大学由时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政委习仲勋亲手指导创办,是以政治思想教育为主的短期培训班性质的干部学校,其前身是抗战时期的陕北公学和后来的延安大学。

1949年西北人民革命大学迁驻高陵县通远坊(现为高陵区通远镇),1953年6月迁离,西北人民大学在通远经历了四年难忘的时光。期间培养学员10000余名,毕业后走上各级领导岗位和各行各业。他们把西北民大精神和作风传扬了下去,在大西北的建设事业中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西北民大成为了西北党政干部的摇篮。西北民大的优良作风和辉煌成果,离不开习仲勋书记的关怀指导;西北民大的办学经验,也得到了他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2017年,西安市高陵区筹办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旧址博物馆。
责编/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