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协会概况  公告通知  新闻资讯  媒体速览  政策法规  会员天地  民教人物  校园之窗  理论交流  教育维权 
· 《关于催缴2022年会费的通知》    2022/11/22      · 关于召开会长办公会的通知    2022/04/02      · 关于召开“第十届中国民办教育发展大会暨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第二届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的通知    2018/11/13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周边 安全风险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    2017/11/09
当前位置: 首页>>校园之窗>>中小学教育>>正文
 
 
聆听元曲 品味美好——晨光文化讲堂第十讲隆重开讲
2019-04-26 19:24 乾县晨光中学    (点击: )
[字号: ]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芳菲四月,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最美的景致与最美的诗词相遇,美美与共,美不胜收,让我们领略到别样的旖旎春光。

4月25日下午,“全民阅读·书香乾县”晨光文化讲堂第十讲在乾县晨光中学阶梯教室华彩启幕。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文系主任张文利女士以《元曲及明清诗歌》为题,带领我们回到“东尽辽左西极流沙,北逾阴山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时不及也”的盛世元朝,跨越元明清长达六百多年的漫长历史,和我们一起去阅读元曲,领略明清诗歌的真味。知名职业办刊人、著名诗人、作家秦巴子先生担任学术主持,晨光中学董事长张晨及全体校委会成员、部分师生及社会文学爱好者近200人济济一堂,现场聆听了这场高水平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讲座。

活动现场

活动主持汪从英致辞

虽然气魄不如唐诗,华美稍逊宋词,可元曲别有一番韵味。它从民间的俚曲中演化而来,融合了唐诗宋词的华章锦句,携带生活的诙谐率性,字里行间流淌着轻盈柔美、自然清和。元曲既优美又通俗,既严谨又生动,句句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衬字的加入让其形式更加灵活,不用注释,不用解读,别有一番意境。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讲座中,张文利教授由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中的名言导入本讲内容,一下子提起了听众的极大兴趣。

接着,张文利教授着重介绍了元散曲的概念、题材种类和尚俗的基本特点,并结合历史背景探究了元散曲“俗”的三大原因:金元之际的民族大融合,自宋代开始的雅俗文学分裂局面的继续发展,元代的儒士问题。之后,张教授归纳出元散曲创作的四大基本内容:叹世归隐,男女恋情,世俗生活,四时之景。并总结了元散曲的四大艺术特征:句式灵活多变,有衬字;曲韵运用北方话音韵;语言风格偏口语化、散文化;对仗形式多样。讲座最后,张教授以时间、诗人流派、代表诗作为线索简要梳理了明清诗歌的发展脉络。

在两个多小时的讲授中,张文利教授以生动的语言、独特的视角、精彩的讲述全面、系统、深刻地剖析了元曲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并带领大家共同欣赏了部分经典佳作。同时表达了她对到场听众的期许:能够提高个人古诗词甚至文学上的修养,更懂得去发现、寻找、表达美,让对文学的喜爱变得更纯粹。

张文利教授主讲《元曲及明清诗歌》

讲座最后,学术主持秦巴子做了精彩总结。他说,张教授视野开阔,学养深厚,她将诗歌作品与诗人本身、生存环境、时代背景打通来介绍,这是我们进入文学更为恰当的方式。每一代的文学都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政治生态息息相关,这也是不同时代的作品有她独特的风格和味道的原因所在。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图景的梳理,我们应该明确:无论是文学阅读还是研究,必须打开思路,融会贯通,方能有所收获。

秦巴子老师做精彩总结

王国维先生说:“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矣。古今之大文学,无不以自然胜,而莫著与元曲。”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文学正在一步步从事功走向心灵,从庙堂走向民间,从厚重恢宏走向细巧婉约,走向生动直白。文学发展到元代,凝重深厚的诗、淡雅含蓄的词、雄奇清隽的文,都渐渐隐退,而弥漫在文坛上的,则是一片世俗率真而又平实晓畅的民间意趣。

盛世不消,元曲不散。所有的文学作品必须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才有活泼的生意,才能盎然成长、开花结果。元曲的伟大之处正在于塑造的鲜明个性、书写的生活真味能历经岁月洗礼而不褪色,每个读者都能从作品中感受到自我,拨动我们的心弦。

聆听元曲,品味美好。处于新时代的我们,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而歌,应是我们作品的主旋律,这样的作品也才能永葆青春魅力,与时光共终老。

大美晨光欢迎您!下期“晨光文化讲堂”与您相约,我们不见不散!

责编/杨军

上一条:一场叩问心灵的自我剖析 ——西安经开第一学校(西安经发学校)中学部“经发精神”反思交流会
下一条:人间最美四月天--西安爱知中学“扶志扶智教育帮扶活动
关闭窗口
 

协会简介 | 协会章程 | 组织机构 | 领导介绍 |  版权所有:陕西省民办教育协会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鱼斗路18号西安外事学院南区东楼 
E-mail:sxsmbjyxh@126.com  陕ICP备14000585号-1  电话:029-8875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