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全方位、多角度开展科研工作,大力加强科研基础,提升科研能力,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壮大科研队伍,做好服务保障,大大提升了学院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增强了学院的办学实力。
——明确工作目标,夯实工作基础。一是明确以科研促教学提升育人质量和办学实力这一指导思想,强化科研水平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指标,着力夯实科研基础,扎实提升科研能力。二是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学院科研能力培养计划,修订科技工作规章制度,简化课题申报流程,建立严谨科研工作运行机制,优化科研信息交流平台,激发教师积极性。三是开展个性化科研培育引导。对于教师队伍的不同群体,提出不同的策略要求。如设立新教工科研专项,常态化学科交叉科研沙龙,组建跨学科科研团队。四是落实科研数据留痕,运用“大数据”管理。从项目申报数量和参与人数,到部门论证、院内论证、院外专家论证的结果与立项数量,按系(部)分别统计,定期发布科研工作简报,用数据来展示各部门科研工作状态,促进科研积极性的发挥。
——依托项目申报,精心动员组织。一是强基础,抓实项目储备。认真分析各级各类科技项目申报政策和要求,及时召开项目申报在线动员,聘请专家进行申报工作辅导培训,组织大家专题学习,积极参与申报。二是强服务,精准指导申报。积极协助各系(部)筛选、凝练项目,靠前服务,主动与申报单位的对接,积极协调组建跨学科团队,组织申报材料审查,提高申报质量。
——搭建平台团队,创新引领发展。一是高度重视省厅各项科研交流活动,开展科研平台建设。积极参加秦创原第五届陕西省高校科技成果展暨校企对接洽谈会、全省高校院所“三项改革”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集中路演活动,通过与兄弟院校的科技交流,推选学院优秀专利和成果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科研平台建设工作。二是抓青年团队建设,以申报省级科研平台、科研团队为抓手,聚全院之力促进科研队伍建设。2021年11月,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工程研究中心获批为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单位;2022年9月,学院多模态大数据挖掘与融合创新青年团队获得陕西省教育厅青年创新科研团队立项。
——强化学术规范,打造过硬队伍。一是以科研队伍作风建设为着力点,科技服务中心人员带头树立良好作风,强化服务意识,主动服务、优质服务、高效服务,按照“学术道德、科研诚信”要求,严把材料审查、项目评审环节公正公平关口。二是围绕科研诚信开展教师队伍、科研人员的职业修养和学术道德教育活动,提高科研人员自我规范严格要求意识,做到能力过硬、素质过硬。
——做好科普宣传,发挥辐射带动。一是履行好高校科普教育的职能,重视科普宣传工作,学院成立了科技协会,开展系列活动。二是发挥学院科协的作用,举办校内科普讲座和校外科普宣传等活动,今年学院荣获陕西省第三十届“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三是学院在科研工作考核中增加“科学传播”评估指标,鼓励部门多渠道、多途径用好科普资源,做好集中开放与日常开放,面向中小学开展科普教育工作。
经过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学院的科研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办学实力也有了很大的增强。下一步,学院将不断扎实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发挥好各类平台作用,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以科技创新之力,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